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健康 旅游 时尚 文化 体育 区块链

理论

旗下栏目: 广东 国内 国际 时局 理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打“持久仗”

来源:新尧网 作者:何瑞全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3-15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送上民生礼包。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农村最亮丽的名片,是农民最殷切的期盼,亦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加舒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打好“持久仗”。

要克服冲动的政绩观。浙江从2003年起,就启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的“千万工程”,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才换来了今天山青水美、和谐幸福的美好场景。现实生活中,有的农村基础条件还比较差,地方的经济实力也非常有限,要想让农村的环境短时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几乎是行不通的。为此,必须制定长期的整治计划,每年采取一些措施,坚持什么地方差就补什么,让农村每年都有新变化。

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相比之下,完善农村的硬件措施要容易得多,纠正群众的思想观念,改变生活陋习却要困难得多。一方面,要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的政策宣传,向老百姓介绍重要意义、如何参与、干些什么,让大家心里有本“明白账”,发自内心支持这项工作,并参与进来;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将生活环境的整治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引导群众改变陈年陋习,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养成文明新风。

要突出改善的实用性。事实上,农村面貌的改善并非“面子工程”,必须把精力花在“刀刃”上。要突出实用导向,谋划的项目、修整的院落、完善的设施等,要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确保群众的出行更方便、生产有保障、生活有质量。切忌一味在院落“装点”下功夫,中看不中用,对群众的生产没有帮助,就很难得到持续巩固提升。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农村面貌的改善,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要因地制宜、从长计议,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以便民利民为主基调,切实让农村成为人人向往的好地方。(何瑞全)

 


责任编辑:何瑞全
  新尧网所有发布文章由用户提供,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xinyaonews@163.com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