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健康 旅游 时尚 文化 体育 区块链

国内

旗下栏目: 广东 国内 国际 时局 理论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来源:新尧网 作者:新尧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0-08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强调要做好美育工作,“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我留意到,这8位写信的老教授中,有一位是闻一多先生之子闻立鹏。1965年5月12日,闻立鹏和王式廓、李化吉因不同意有关部门废除人体模特儿写生的规定,也给毛泽东写过一封信。7月18日,毛泽东在信上批示:“此事应当改变。画男女老少裸体model是绘画和雕塑必须的基本功,不要不行,封建思想,加以禁止,是不妥的。即使有些坏事出现,也不要紧。为了艺术学科,不惜小有牺牲。”

  那么,美育是什么呢?通俗讲就是审美培养、美感教育。有人将其定义为“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有人将其概括为“培养健康的审美观,提升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还有人将其简化为“主要通过艺术进行的对美的感知、融化、再生产”……我的理解,就是美的深植、调护、再造,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就是让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春风,就是那润物细无声的喜雨。蔡元培先生说“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既富哲思又具远见——说到底,美育哪里仅仅是美术教育?又何止是单纯的技法训练?它是培养人感受天地万物的能力,与美共存、相融、同体、重构、再生的能力,是美的流传、拔擢和升华。没有美的感知,就会迷失于人生的荒野,黯然无色;丧失美的体悟,就比没有知识的文盲还可怕;缺乏美的创新,那就和一块顽石没什么两样了。

  一颗有修养的心灵才懂得鉴赏美,一个国家、民族、地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判断一个地方的品质、品位、品级,不能只把目光盯在人均GDP、现代建筑、产业结构上,还应看看其城市底蕴如何、市民综合素养高低。有的地方,可能经济上不是排头兵,但整个城市“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市民审美如昆山片玉、尘外孤标,宛如大家向往的“理想国”。有的地方确实在经济上“惊风飘白日”,市民却有“我们的生活品质为什么没有相应地提高”之问,就是因为在审美上欠了账、落了课、拖了后腿。比如,新城区建设大同小异,没有匠心独运的规划布局;工业及生活用品以山寨为荣,极少有让人怦然心动的设计;假“请出深闺”之名,把珍贵的历史文物“修旧如新”;把内涵丰富的美育,束狭为纯粹的技法训练……最典型的要数城市雕塑了,有些地方几乎把它演变成了“毁容”行为,“一根飘带加一个圆球”就代表“和地球一起飞”,“一个壮汉持四个钢圈儿”就表示“问苍茫大地”,“三个肥佬一起跳”就寓意“明天更美好”,等等。这种所谓的“美”,暴露的是精神的矮化、格调的变异、灵魂的失仪,应该休矣、可以休矣、必须休矣!这不该是我们这个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创造出无数艺术精品的伟大国度所拥有的气象。

  “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状态只能从审美状态中发展而来,而不能从物质状态中发展而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培养出国民高水平的审美与完善的人格,就必须把“美育”当作必修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首先,要充实、完善、优化现行的美育体系,引入更先进的美育理念。这个体系是有的,但体系内彼此孤立、相互掣肘、各唱各调的状况必须改变,为加分而设、为表演而教、为应付检查而开的状况必须扭转,孤芳自赏、傲视同侪、唯我独尊的状况必须扫除。坦率讲,就是要各学科百花齐放。其次,要建设、提升、再造城市的“大美之魂”。政府要把美育提升到关乎城市品质、人民幸福感、未来竞争力的高度,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建设更多的文化场所。也就是说,要营造城市无处不在的美。再次,把美感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美不仅存在于自然界,而且存在于人民的创造性劳动中,存在于人民的英雄业绩和日常的高尚行为中。”特别是青少年,要在美中成长,在美中富有,在美中赢得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过“美育”的重要性——审美的培养不仅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灵,对整个社会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濡染与陶冶。愿每个人都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愿每个城市都遍布美的心灵……有美如斯,美美与共,大美中国!

  (作者李宜航,系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学员,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原载2018年10月5日《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新尧网
  新尧网所有发布文章由用户提供,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xinyao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