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健康 旅游 时尚 文化 体育 区块链

国内

旗下栏目: 广东 国内 国际 时局 理论

凭吊小井红军烈士墓

来源:新尧网 作者:新尧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4-05

  各位学员:

  现在我们来到了小井红军烈士墓前,共同缅怀安葬在这里的130多位红军烈士。80多年前,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舍弃了青春与生命,永远地倒在了这块红土地上。

  1928年底,湘赣两省敌军集中6个旅18个团,兵分五路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第三次“会剿”。从1929年1月26日开始,敌军集结重兵对黄洋界、八面山、桐木岭等哨口发动了猛烈的进攻。1月29日,在正面进攻不能得手的情况下,敌军用200块银圆买通当地一个游民,在其带领下绕过黄洋界哨口,从龙潭方向突袭小井。正在小井红军医院接受治疗的130多名重伤员和部分医护人员来不及转移,不幸落入敌手,被押解到这里。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红军战士宁死不屈。当敌人在他们的面前架起机枪的时候,这130多位红军战士十分清楚:他们的人生即将结束!

  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要想生存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说出红军主力的去向、只要说出指挥机关的地点,就能够活命。然而,始终没有人开口,没有人说出一个字。最后,这130多名手无寸铁的红军战士被就地枪杀,其中包括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小井村的潺潺溪水。躲在山上的百姓目睹了这一切,夜晚,他们悄悄地下了山,含着眼泪,忍着悲愤,冒着生命危险,就地掩埋了烈士的遗体。解放以后,当地政府在掩埋烈士遗体的地方,建起了我们眼前的这座红军烈士墓。

  站在烈士墓前,让我们共同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属于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们的战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亡?为了名吗?由于医院被烧,花名册被毁,这130多位烈士最后只被回忆出17位的名字,其他烈士的英名就永远地镶嵌进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那块无名英雄碑上!为了利吗?几十年过去了,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光荣烈属”的牌匾都无法悬挂到他们的家门上。烈士的亲人盼来了革命的胜利,却没能盼来烈士的回归。

  不为名,不为利,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呢?打开尘封已久的历史,翻开浩如烟海的党史文献资料,我们从中找到了答案,那是1928年遂川县工农兵政府印发的一本小册子,有一篇题为《共产主义者须知》的文献,上面明确写道:“共产主义者,不畏难,不怕死,不爱钱,为主义而牺牲”。

  正是这种对“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使他们义无反顾,在践行理想的旗帜上写下了壮美的诗篇。他们都是为理想而来,为主义而争,为信仰而战,留下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在遂川县,就有这样一位英雄的母亲,她用自己的生命支持儿子闹革命。她就是解放后第一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的母亲张龙秀。1928年初,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攻克了遂川县城,全县上下迅速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闹暴动、建政权的热潮,陈正人担任中共遂川县委书记。作为一名母亲,张龙秀看到自己的儿子是革命运动的组织者,深感欣慰,于是自己也与儿子为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然而,革命势力的蓬勃发展使国民党当局寝食难安,很快,他们派出两个团侵占了万安县城,威逼遂川。为了保存实力,毛泽东率领红军回师井冈山,遂川县党、政、军机关也一并撤离。就在红军走后没几天,敌人便侵占了遂川县,张龙秀不幸被敌人抓捕。

  凶恶的敌人烧毁了张龙秀的房子,把她关押在一间暗室里,对她进行严刑拷打,逼她说出红军和遂川党组织的情况,并试图利用她逼迫陈正人投降。面对苦痛和折磨,张龙秀毫不屈服,始终没有说出一个字。最后,丧心病狂的敌人竟然使出了对付女性最狠毒的手段——残忍地割掉了她的乳房。她咬紧牙关,忍着这惨无人道的折磨,愤怒地痛斥敌人,不久,便晕死过去。疯狂的匪徒又用冷水把她泼醒,在她身上连刺了28刀,见她还在喘气,又用“开膛剖腹”的酷刑残害了这位年近花甲的妇女。

  青山不会忘记,绿水不会忘记,每一个井冈儿女都不会忘记,这位为革命献出了生命的英雄母亲。

  在信仰面前,张龙秀用生命诠释了一个母亲最无私的爱,这是一种超越了个人生死的崇高大爱。正是这份爱,伴随着陈正人南征北战。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不再失去父母,为了让更多的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他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把生命交给自己认定的事业,无论艰难险阻,不管成败与否。什么是信念?信念,就是对信仰的坚守和执着,明知前途也许坎坷,道路也许曲折,但永不言弃!

  现场讲授的是一位年轻的老师,姚玉珍。

  姚老师讲得动情,几欲哽咽;我们听得入心,眼角噙泪。“人类的生活,必须时时刻刻拿最大的努力,向最高的理想扩张传衍,流传无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类最震撼的秉性,就在于为他人而工作,为后代而牺牲”……这不再是书本上的励志语录,分明是红军战士为理想慷慨赴死的生动写照!

  姚老师打开了随身携带的小扩音器,《思念曲》缓缓响起,径直沁入心扉……绕小井红军烈士墓一周,我们献上了小小的白花。一朵,又一朵,一行,又一行……我们的脚步那么的轻,唯恐惊扰了先烈们;我们的泪那么的急,只怕不足以表达敬意……

  在烈士墓对面的小井植物园,全班你培土,我浇水,共同种下了一棵桂花树——“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他日来寻故地,愿这桂花依然“情疏迹远只香留”……

  转自《党史文苑》2017年第2期

  李宜航



责任编辑:新尧网
  新尧网所有发布文章由用户提供,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xinyao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