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健康 旅游 时尚 文化 体育 区块链

科技要闻

旗下栏目: 科技要闻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短信—微信—红包—那啥 新媒体刷新春节民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2-05
原标题:短信—微信—红包—那啥 新媒体刷新春节民俗

  “在吗?”“没有‘敬业福’。”

  近日,支付宝的“五福红包”在社交网络中赚足了眼球——通过加好友或互相交换,集齐“富强”“和谐”“友善”“爱国”“敬业”五张福卡,就可以分享2.15亿元的奖金。其中,数量最少的“敬业福”让网友垂涎三尺,因此也闹出了不少“段子”。

  春节前夕,指尖上的红包大战再次上演。与前两年相比,今年各路豪强下手更早,花样翻新。历经几年的推广和体验,春节抢红包似乎已渐成常态,有人形容,抢红包大有成为春节“新民俗”之势。

  从短信到微信拜年,从实体红包到手机红包,媒体技术的革新在影响和重塑着春节的传统民俗。其速度之快既令人惊叹,也让人思考:未来,还会有什么“脑洞”或“黑科技”为传统的春节民俗注入新的内涵?

  红包大战愈演愈烈

  距离春节只有几天的时间,阿里巴巴与腾讯的红包大战已经白热化。

  除了“五福红包”外,支付宝今年斥重金与央视春晚合作,试图收复在红包领域的“失地”。微信也延续着自己的强势表现。2015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32.7亿次,其中除夕当天超过10亿次。而据预计,今年春节微信红包收发次数将突破百亿次。

  事实上,2016年的红包布局早已开始。此前,微信在朋友圈短暂推出“发红包看照片”功能和“摇一摇红包”活动,就是为春节红包高峰设置的压力测试。几乎同期,支付宝也进行了数次抢红包的“演习”。

  归根结底,抢红包作为一款互联网产品,目的还是吸引和留住用户。不过,作为社交平台的微信更希望借红包绑住用户的银行卡,在更多的场景支付领域开疆辟地;而作为支付平台的支付宝,更侧重于切入社交领域,以提高用户的依赖性,围绕支付宝打造生活圈。

  两年前悄然诞生的抢红包,无心插柳般地改变了数亿中国人的春节生活。边看春晚、边抢红包,迅速成为喜闻乐见的“新民俗”。

  你未唱罢我已登场

  在微信拜年和手机红包席卷全国之时,“大明湖畔”(隐喻“昔日风光”)的短信似乎已经逐渐被遗忘了。从2013年开始,短信拜年数量进入负增长。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去年除夕当天手机短信发送量约82亿条,比2014年下降了25%。不出意外,今年这一数字还会继续降低,甚至有被“腰斩”的可能。显赫一时的手机短信在“拜年江湖”独领风骚只有不过十几年的时间。

  短信如“秋扇”被捐,微信拜年与手机红包又能坚持多久?接下来独领风骚的会是“那啥”?

  暂且搁置疑问,不妨看看是什么影响着新媒体与春节的互动历史。

  技术因素是显而易见的。智能手机的普及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以短信为主的拜年方式,正如短信曾取代过的电话、口头拜年。2015年,与除夕短信量下降并行的,是移动数据流量的“暴涨”。尤其是随着4G网络的普及,今年的除夕数据流量极有可能翻番。

  社交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在新的社会形态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紧密和频繁。而从电脑到手机,从短信到微信,交往的方式更加丰富。因此,手机红包的风靡,与其说是无中生有,不如说是追随社交方式进化顺势而生。

  由新媒体迭代而产生的新产品、新技术,本身就带有特殊的文化印记,一旦与春节的习俗结合,就能够释放出巨大的影响力,从而为传统民俗增加新的意义。

  未来蕴含无限可能

  可以想见,手机红包仍将在春节期间保持较高的热度和增长率。不过,这并不影响人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未来,新媒体将如何进一步地与春节习俗融合,创造出更有趣的新形态?

  立足于春节场景的创新和拓展仍将是主要的战场。此前,新媒体已经改变了拜年、发红包、买年货等习俗的呈现方式。那么,在放鞭炮、对春联、看春晚等传统活动中,新媒体能否寻找到新的空间?例如,短视频有望在近年迎来爆发,如果与拜年、春晚结合,有可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这些美好的畅想若要实现,离不开技术革新的支撑。如果说智能手机的作用已经趋于饱和,那么进入爆发元年的虚拟现实技术,是否能为春节带来更炫酷的元素,从而使“抢”红包、“现场”看春晚成为可能?

  不过,再大的“脑洞”也必须立足于传统的春节文化之上。新媒体之于春节的作用,并非颠覆,而是锦上添花。如何让亲情的团聚更加温暖,让祝福的传递更加真诚,才是新媒体需要解决的最大痛点。

责任编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尧网所有发布文章由用户提供,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xinyaonews@163.com

最火资讯